全球銅礦資源正面臨著日益枯竭的嚴峻挑戰,這絕非危言聳聽。從數據來看,全球銅礦平均品位從 1900 年的 4% 降至 2024 年的 1.07% ,這意味著開采同樣數量的銅,需要挖掘更多的礦石,不僅開采難度大幅增加,成本也直線上升。像智利、秘魯等傳統的銅礦開采大國,其老礦區資源逐漸枯竭,開采效率不斷下降,不少礦山面臨著減產甚至關閉的困境。

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洛陽鉬業和紫金礦業等頭部企業的新增產銅量備受關注,它們的新增產銅量將占到全球增量的 25% 。然而,即便如此,面對 AI 發展帶來的銅需求爆發式增長,供需缺口仍在逐漸擴大。據相關預測,未來幾年全球精煉銅供需缺口將持續存在,甚至進一步擴大,這無疑為銅價的持續上漲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。
奧林巴斯 vanta 手持光譜儀登場
(一)再生銅業發展現狀與挑戰
在政策支持、市場需求增長和技術進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,再生銅業正駛入發展的 “快車道” 。2024 年1-8月中國進口廢銅 151.36 萬噸,119.35 億美元 。從產量數據來看,2024 年我國再生銅產量為 415 萬噸,其中再生精煉銅占比 77.11%,直接利用再生銅占比 22.89% 。國內再生銅需求總量達到 405.4 萬噸,同比增長 4.51% 。而且,中國再生銅市場規模也在穩步擴張,2016 年約為 1080.84 億元,到 2024 年已上升至 2854 億元左右,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達 12.9% 。

不過,再生銅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。行業內部競爭異常激烈,眾多中小企業技術水平有限,環保意識淡薄,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整體的發展步伐。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,如同海上的狂風巨浪,給企業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帶來了巨大考驗,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。并且,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,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來滿足環保要求,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,對企業的生產過程提出了更高的標準。
(二)奧林巴斯 vanta 的神奇之處
面對再生銅業的復雜檢測需求,奧林巴斯 vanta 手持光譜儀憑借其卓越的性能,成為了行業內的得力助手。

高精度檢測
vanta 手持光譜儀配備了高精度、高靈敏度的探測器以及多道信號處理技術,這使得它能夠實現 ppm 級的檢測精度 。在再生銅的檢測中,它就像一位火眼金睛的 “質檢員”,能夠準確測定銅合金中主量元素及痕量元素的含量,有效區分復雜檢測環境中可能出現的譜峰重疊問題,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。比如,在檢測銅鋅合金時,它可以精確地測量出銅(Cu)、鋅(Zn)等元素的含量,幫助企業嚴格把控產品質量,避免因成分偏差而導致產品性能出現問題。
2. 快速檢測提效率
在再生銅回收現場,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。vanta 手持光譜儀僅需幾秒至幾十秒即可完成檢測并現場得出結果 ,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。以廢舊金屬回收為例,工作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廢舊銅合金進行快速分類,迅速判斷其價值,為后續的回收利用工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。在生產過程中,它也能實現實時監控,及時發現材料成分的變化,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。

3. 無損檢測保價值
采用 X 射線熒光(XRF)技術的 vanta 手持光譜儀,無需對樣品進行切割、溶解等破壞性處理,就能完成檢測 。對于高價值的再生銅來說,這一特性至關重要。它在不破壞樣品原有價值的前提下,完成對樣品成分的分析,降低了樣品損耗和后續處理成本。比如,一些珍貴的銅制文物或藝術品,在需要檢測其材質成分時,vanta 手持光譜儀就能大顯身手,既滿足了檢測需求,又保護了文物的完整性。
4. 堅固耐用適應強
再生銅業的工作場景往往十分惡劣,高溫、粉塵、潮濕等情況屢見不鮮。vanta 手持光譜儀整機通過 IP54 或 IP55 防水防塵等級,并通過美軍標準 810 - G 的 1.2 米高空跌落測試 ,能夠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穩定運行。無論是在礦山開采現場,還是金屬加工車間,它都能經受住考驗,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檢測服務,成為用戶在復雜工作環境中的堅實后盾。
5. 便攜性好超靈活
vanta手持光譜儀體積小、重量輕、便于攜帶和操作 。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檢測,無需將樣品送至實驗室,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。在進行野外廢舊金屬回收檢測時,工作人員可以輕松地將其攜帶到現場,隨時對發現的廢舊銅合金進行檢測,為回收工作提供及時的決策依據,提高了檢測的靈活性和便捷性。

(三)全新 SDD 技術,強勢升級
奧林巴斯 vanta 二代引入了全新 SDD 技術,讓其在檢測銅合金再生資源時的表現更加卓越。全新 SDD 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探測器的性能,顯著提高了檢測速度和精度 。在對銅合金中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測時,vanta 二代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給出更準確的結果,為企業的生產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持。在分析一些復雜的銅合金成分時,它能夠更快速地識別出各種元素,并且對元素含量的測定更加精確,有效避免了因檢測誤差而導致的生產失誤,極大地推動了銅合金再生資源分析的發展。
